經濟形勢專家和企業家座談會十大關鍵表述
4月9日,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、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經濟形勢專家和企業家座談會,分析研究當前經濟運行情況,就做好下一步經濟工作聽取意見建議。
關鍵表述:
1、 去年同期基數低帶來不可比因素,當前國際環境復雜嚴峻增加了新的不確定性,國內經濟恢復也不平衡。
2、 分析經濟形勢要全面客觀,既看同比增速又看環比增速,既看宏觀經濟數據又看市場主體切身感受,既看經濟運行總體態勢又密切關注新情況新問題。
3、 在繼續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同時,兼顧當前和長遠,保持宏觀政策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,政策不“急轉彎”,引導形成市場合理預期。
4、 推進改革開放,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,推動高質量發展,為今后發展打下堅實基礎。
5、 跟蹤分析國內外形勢變化,科學精準實施宏觀調控,持續有針對性實施好結構性減稅等政策,做到保就業保民生保市場主體的政策力度不減。
6、 落實支持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各項措施,用好研發投入加計扣除比例提高等政策促進制造業創新和升級,助力市場主體進一步恢復生機、增強后勁。
7、 繼續加強對市場主體特別是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金融服務,引導更多資金流向實體經濟,有效防范風險。
8、 保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。
9、 加強原材料等市場調節,緩解企業成本壓力。
10、擴大對外開放,穩定外貿外資,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,保持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和安全。
座談會上,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所長張曉晶、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、中國中小企業協會專職副會長馬彬等專家和廣州白云電器集團、浙江中國小商品城公司、攜程旅行網負責人進行了發言。
上述發言人認為,國家減稅降費等政策既實又有效,整個經濟和企業生產經營持續恢復,但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上漲帶來企業成本上升壓力很大。大家還分別就穩定經濟運行、中小微企業發展、進出口貿易、旅游業發展等提出了建議。
在座談會上,彭文生博士表示,受益于疫情的有力管控,我國在全球經濟中率先復蘇。近期數據顯示,經濟運行總體保持良好,一季度PMI保持在50%以上的擴張區間,1-2月工業增加值兩年平均同比上升至8.1%,高于疫情前水平,服務業生產指數兩年平均同比增速也接近疫情前水平,我們預計下周將公布的一季度實際GDP同比上升19%。我們預計全年實際GDP同比增速或達9%左右,高于政府工作報告中6%以上的目標。
李克強說,今年以來,各地區各部門貫徹落實黨中央、國務院決策部署,廣大市場主體以堅強韌勁拼搏,經濟呈現穩定恢復態勢,穩中加固、穩中向好。但要看到,去年同期基數低帶來不可比因素,當前國際環境復雜嚴峻增加了新的不確定性,國內經濟恢復也不平衡,分析經濟形勢要全面客觀,既看同比增速又看環比增速,既看宏觀經濟數據又看市場主體切身感受,既看經濟運行總體態勢又密切關注新情況新問題,堅定信心,正視困難,扎實辦好自己的事。
李克強表示,要構建新發展格局,在繼續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同時,兼顧當前和長遠,保持宏觀政策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,政策不“急轉彎”,引導形成市場合理預期,推進改革開放,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,推動高質量發展,為今后發展打下堅實基礎。
其中,政策不“急轉彎”,引導形成市場合理預期,推進改革開放,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,推動高質量發展,和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的提法一致。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到,要保持宏觀政策連續性、穩定性、可持續性,促進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。在區間調控基礎上加強定向調控、相機調控、精準調控。宏觀政策要繼續為市場主體紓困,保持必要支持力度,不急轉彎,根據形勢變化適時調整完善,進一步鞏固經濟基本盤。
廣發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郭磊認為今年不會加息,但會通過數量手段來推動貨幣政策的收緊,以致今年信貸和社融估計都相對會偏緊,社融增速可能會回到12%左右。
長江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伍戈表達了相同的看法。他說,中國經濟的基本面已經由過去快速修復開始向穩步擴張邁進,在這個過程中間可能會伴隨著整個社融趨勢性下降,利率在二季度很難下或者是易上難下的態勢,下半年可能會有階段性的緩和。
李克強指出,要跟蹤分析國內外形勢變化,科學精準實施宏觀調控,持續有針對性實施好結構性減稅等政策,做到保就業保民生保市場主體的政策力度不減。落實支持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各項措施,用好研發投入加計扣除比例提高等政策促進制造業創新和升級,助力市場主體進一步恢復生機、增強后勁。繼續加強對市場主體特別是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金融服務,引導更多資金流向實體經濟,有效防范風險。保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。加強原材料等市場調節,緩解企業成本壓力。保就業是穩固經濟基本盤的基礎,要始終放在突出位置,用市場化社會化辦法拓展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就業渠道,促進靈活就業,努力實現比較充分的就業和居民收入增加。
就在三天前,在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上,會議提出,要保持物價基本穩定,特別是關注大宗商品價格走勢。
最新出爐的數據顯示,2021年3月份,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上漲4.4%,環比上漲1.6%。中國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董莉娟表示,從環比看,受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等因素影響,PPI(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)上漲1.6%,漲幅比上月擴大0.8個百分點。
事實上,近期國際原油價格持續上行,帶動國內石油相關行業價格漲幅擴大;受進口鐵礦石價格上漲、國內工業生產和投資需求上升等因素影響,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價格上漲;國際市場銅、鋁等有色金屬價格也上漲較多。
花旗集團分析師認為,在2021年余下的時間內,大宗商品價格或會強勁反彈,包括石油、銅、玉米等。
國家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此前表示,全球流動性寬裕和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可能通過貿易、金融等渠道向國內傳導,但這種傳導影響總體上是有限的、可控的。
李克強說,要推進改革開放,優化營商環境,更大激發市場主體活力。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破除制約企業發展的不合理束縛,通過公正監管促進公平競爭,針對企業期盼加強政務服務,培育更多市場主體并提高活躍度。擴大對外開放,穩定外貿外資,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,保持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和安全。
針對外貿外資,商務部部長王文濤日前在2021年全國外貿工作會議上表示,要用好已出臺的政策,密切關注外貿形勢變化和企業遇到的困難,積極研究儲備政策,全力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。
如何進一步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?業內人士認為,高水平對外開放是必由之路。長期看,供給側改革和科技創新推動中國商品和服務質量提升和成本下降,才能繼續增加中國供給的競爭力和對國外需求的吸引力。同時在逆全球化和外部環境惡化的情況下,“點對點”改善更多的雙邊貿易關系,尤其是在“一帶一路”倡議下對相關國家加大開放力度,是一大突破口。短期看,下半年外需可能走弱,各類穩外貿的鼓勵措施屆時可適當加大力度。
就外匯市場,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、新聞發言人王春英此前也表示,展望未來,境外疫情形勢依然復雜嚴峻,全球經濟復蘇和國際金融市場仍面臨較多不確定不穩定因素。但我國國內經濟發展動力不斷增強,積極因素明顯增多,有利于外匯儲備規模保持基本穩定。
——摘自《 》2021年4月11日